王者荣耀怎么登录别人的号?-王者荣耀登录号是什么
王者荣耀怎么登录别人的号?-王者荣耀登录号是什么
细思极恐!
一身冷汗!
厦门一13岁的花季女孩
闭门不出,日日沉溺于“它”
两天花掉6万块!
最后被送进了医院!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
所有人!特别是家长!
赶紧都看看吧
这个小女孩的遭遇↓↓↓
闭门玩手游,两天花6万多元
厦门13岁的小梅(化名)因身体肥胖,上小学时因受不了同学异样的眼光而待在家里。久而久之,玩手机游戏成了她主要的日常活动。
一天,家长手机不断收到扣款短信,原来是小梅通过绑定的父母信用卡消费了游戏装备。父母找小梅谈话时,小梅主动认错。过段时间,小梅又继续消费起来,有时候是凌晨一两点,一次消费数百元。今年初,为了玩手游,小梅甚至闭门不出,短短两天刷了父母的信用卡6万多元。
被送进医院治疗
眼看小梅沉迷其中,又花费不菲,父母把信用卡解绑。不料,小梅竟独自坐在窗台上,念叨着“活着没意思”,吓得父母又重新给绑定信用卡。
小梅最终也被送到仙岳医院治疗。小梅告诉李韵,她不去学校是认为没人喜欢她,而在游戏世界里她很厉害,很多人夸她技术好,让她重新找回了自信。
太可怕!
竟让13岁女孩有了“活着没意思”的念头!
什么样的游戏如此折磨人???
大家一定都听说过了
这款火到快要爆炸的
王者荣耀!
走路在玩!吃饭在玩!上厕所也在玩!
王者荣耀简直太火爆了!!!
而令人担忧的是
据仙岳医院近期接诊:
随着暑假来临
担心孩子沉迷《王者荣耀》
前来咨询的家长也越来越多!!
惊人:一天接诊8个家长咨询
竟有4个担心孩子沉迷王者荣耀!
“这个游戏出现也就一两年吧,此前从未见过那么多家长因一款游戏咨询这么多问题的。”据仙岳医院接诊医师介绍,最近,仙岳医院有时一天接诊8个前来咨询的家长,有4个都是担心孩子沉迷《王者荣耀》!
而近年来,每年到仙岳医院治疗网瘾的未成年人也有上百人。在仙岳医院治疗的网瘾未成年人90%是男生,但女生沉迷游戏也不让家长省心。
△你以为对手是一名小学生?幼稚,有可能是两名。
更可怕的是!
王者荣耀火爆后
有不少人因沉迷游戏被骗!!
厦门警方最新发布的一组数据统计
2个月8起诈骗!最小受害者14岁!
据统计,仅6月份,厦门警方共接报5起嫌疑人利用《王者荣耀》游戏的诈骗警情,被骗金额达1.6444万元。
而据厦门市反诈骗中心,五月以来,共接报与《王者荣耀》游戏关联的诈骗警情8起,涉案金额33000多元,受害者年龄最小只有14岁,有不少都是在校学生。
沉迷《王者荣耀》
厦门一大学生被骗2560元
阿明今年18岁,是厦门某高校大一学生,他是通过QQ推荐,看到有人提供低价《王者荣耀》游戏充值。双方在网上沟通后,对方通过QQ账号提供了一个支付宝账号给阿明,让他转账到这个账号。
随后,对方又以“账户冻结”为由让阿明继续支付。2017年06月17日下午,阿明在学校,通过支付宝先后3次转款到嫌疑人账户。
最终,阿明一共转账2560元,万万没想到,转款后竟与对方联系不上,这才明白自己被骗了!!
被骗2560元!!
还算少吗?
再来看看另一位厦门高中生的经历吧
他被骗了整整2万元!!
因买《王者荣耀》点券
厦门一高中生被骗2万元!
正在厦门读高中的小王,最近迷上了《王者荣耀》。在网上的一个论坛里,小王看到有人在低价销售这款游戏的点券,于是马上与对方联系,在谈妥价格后,对方发送来了一个支付的二维码。
小王爽快地扫码支付,可对方却接连表示没有收到小王的付款,随后分别通过14次扫描二维码,从小王手里骗走2万元!
王者荣耀有多火爆?
前不久发生的一件事
让所有家长倒吸一口凉气!!
家长断网 高一男孩拿起一把刀……
家长管控严格,厦门15岁的小王(化名)上高一前从未接触过网络。直到一次做作业时,老师建议用网络查资料,家长不得不将办公电脑给他用,结果就像打开了“潘多拉之盒”。
“他觉得很新奇很好玩,家里没得玩就偷钱去网吧。”小王的母亲担心外面不安全,最后妥协买了一台电脑放家里。从此,小王几乎是废寝忘食地玩,高二时甚至不去学校。家长试图断网,小王竟从厨房拿了把刀剁在木桌上!
今年4月,小王被送到仙岳医院治疗,一离开网络就表现出急躁、焦虑等情绪。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辅导,小王渐渐打开心扉称,学业压力大,跟不上时就通过网络来逃避,通宵玩则为躲避白天父母的“闲言碎语”。
惊人现象:“王者农药”玩家严重低龄化
不久前,一则“深圳11岁男孩趁父母不在家,偷取父母银行卡和手机玩《王者荣耀》花光家中3万元积蓄,家长诉至法院”的新闻曾引发各方热议。
而有报道显示,《王者荣耀》一大特点就是玩家低龄化严重,小学生玩家占据《王者荣耀》用户57%以上,成为《王者荣耀》的主力军,小学生沉迷游戏成为巨大隐忧。
广报君曾在微信后发起投票,9605人投票,高达63%(6019人)的读者表示身边有小学生在玩王者荣耀,其中42%(4001票)读者表示身边有玩王者荣耀的小学生,而且是“真正的高手”,只有21%的读者表示,虽然有玩,但是没有沉迷。
(点击查看大图)
此前,人民日报发文
抨击《王者荣耀》“陷害人生”
而为了防止沉迷
7月4日
《王者荣耀》宣布推出并试运行
全新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
然而
记者调查发现
小学生爆料《王者荣耀》并未限时
记者实测发现——
防沉迷做样子 六龄童未被限
连日来,广州有五年级小学生通过家长向记者爆料称,《王者荣耀》并未限时,同学们还在玩。7月4日,腾讯推出“健康系统”,包括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录时长、升级成长守护平台、强化实名认证体系等。不过,就在规定执行的第一天,就有游戏论坛发布了破解方法,还有部分网站公开销售认证过的“成年人”账号。记者实测发现,用微信号以及6龄童身份证号玩《王者荣耀》2小时未被限。
记者调查:未成年人身份证信息可被替换
腾讯公布了“《王者荣耀》健康系统”上线试运行的首日情况。数据显示,截至7月5日凌晨5:00,健康系统生效的最高峰时段出现在用户游戏时间最集中的晚间。在同一个小时内,共有34万个账号受到健康系统的保护,在登录游戏达到限时时段后下线。同日,与健康系统配套运行的腾讯“成长守护平台”新增绑定账号增长45万。
不过,系统上线的第一天有游戏论坛发布了破解的方法。据相关人士介绍,解除防沉迷的方法就是将未成年人的身份证信息替换为姓名相同、但身份证号不同的成年人身份证信息。如果之后身份证持有者进行实名认证从而顶掉了被破解账号的实名认证,店家还会提供“免费绑定另一个身份证”的服务。
网售成年人账号仅需10元
另据网友爆料,还有部分网站公开销售认证过的成年人账号。
记者在淘宝和闲鱼进行搜索发现,《王者荣耀》的账号不仅供货量很大,价格也都相对“亲民”。卖家均表示,有已实名认证过的游戏账号在售,价格为10元至150元不等。一名卖家介绍,“10元的账号是仅完成了实名认证的‘白号’,而150元的账号则是内含金币和有一定段位的账号”。
记者实测:6龄童身份证号玩小时未受限
多位家长报记者反映,孩子们还在玩《王者荣耀》。记者随后分别使用两个未经认证的微信账号登录游戏体验发现,连续玩了2小时后,游戏界面都只有一个“连续玩游戏的时长已达2小时,请合理控制游戏时间”的提示,除此之外没有任何限制游戏的提醒。随后,记者用家长提供的一名6岁未成年人身份信息对“健康系统”进行身份认证。在连续游戏2小时后,该账号未被强制下线。
专家呼吁:线上监管应跟上时代步伐
减少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日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国家有明令规定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但是,我国现今并未有完善的手游防沉迷系统。专家呼吁,为防止低龄玩家过度沉迷,手游监管应与时俱进。
有网友提出疑问:为何对线上线下监管不同?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法律系副主任郑宁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传统网络游戏监管政策主要是针对PC端网络游戏与网页游戏,对近年兴起的移动游戏(手游)一直未有明确界定,形成了一定的监管盲区。
2016年年底,文化部发布了《关于规范网络游戏运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这是移动游戏第一次被纳入政策监管范围。郑宁认为,手游端监管政策需要进一步落地,除了网络游戏登录实名制外,应尽快启动建立网络游戏的暴力性评估和分级制度。
腾讯回应:已对数个游戏交易平台发起诉讼
腾讯发现已经有一些试图“钻空子”的外挂商品以及账号交易、代练等服务同步出现,甚至在一些电商平台上公开售卖。腾讯法务部门已于当日向某电商平台发起投诉并要求下架。此前,针对通过账号租赁、交易来引诱未成年人规避防沉迷健康系统和实名制的现象,腾讯已对数个游戏交易平台发起了诉讼。
对于游戏内个别玩家进行的“破解”防沉迷系统尝试,腾讯有关负责人表示了明确否认。“账号的身份信息与游戏内其他数据一样,都储存在系统后台,外部想通过技术手段强行修改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围绕个人信息安全,外部确实存在灰色产业链通过诈骗、违规、私下交易等方式试图从中牟利。”
暑假到了
孩子们又有大把的时间
相较于成年人
他们的自制力较低
一定要小心提防!!
孩子为什么网络成瘾?
该如何预防?
赶紧听听专家们的意见
痴迷游戏,家长堵不如疏
如果孩子痴迷电子游戏,家长怎么办呢?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浙江省学校健康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胡优君,她总结了四个字——堵不如疏。
“痴迷游戏的五六年级孩子,此时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以前依附于大人,而现在要建构一个自我世界,而此刻手里的游戏,就像自己的世界。另外,我们发现,一些火爆的游戏,甚至成为孩子们的社交工具。
比如《王者荣耀》这款游戏,在学生中很红,有的孩子还说,别人都在玩,我不玩,和别人都没什么话可以说。一些现实生活中,学习成绩一般的孩子,但游戏打得好,他可以从另一个渠道获得价值感和成就感。
“另外,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此刻,要对孩子自控力进行培养。玩游戏的时间和孩子商量,事先对时间做出一些适当规定。比如一局游戏打完,需要20分钟,那么家长不要卡在15分钟。约定好时间,家长还要加强督促,不能不管,时间快到了,要提醒下孩子。同时,注意时间的弹性度掌握。”
给孩子做测试,看是否有网瘾
1.每个月上网时间超过144小时,平均一天4小时以上。
2.头脑中一直浮现和网络有关的事。
3.无法抑制自己上网的冲动。
4.上网是为逃避现实、戒除焦虑。
5.不敢和亲人说明上网的时间。
6.因上网造成课业及人际关系的问题。
7.上网时间往往比自己预期的时间久。
8.花许多钱在更新网络设备或上网上。